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WSJ: 随着AI运营成本降低,这七只软件股可能受益

投资者尚不确定DeepSeek的人工智能(AI)技术进步对英伟达(Nvidia Corp.)等半导体公司将意味着什么,这些公司已经通过为AI训练提供硬件建立了庞大的业务。

但DeepSeek的成功似乎越来越预示着软件领域的许多方面将迎来利好,因为这家中国AI初创公司表明,开发和运行AI工具的成本可能低于人们此前的假设。这表明,运营AI或提供AI相关服务的美国公司或许能够为自己和客户实现成本优势。

美国银行(BofA)分析师Brad Sills在周二写道:“我们认为,成本方面的进步可能会推动价格进一步下降,从而提高AI的采用。”

在AI时代,软件股的走势一直起伏不定。虽然芯片公司已经看到AI转化为实际收入,但许多软件公司仍在等待巨大的意外之财降临。

我们之前在其他技术浪潮中也看到过这种情况,在那些浪潮中,硬件在一开始就能带来巨额收益,随后涌现出大量如果不依托硬件就不可能存在的软件和服务产品。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凭借iPhone建立了一项伟大的业务,但现在有无数像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 UBER)这样的公司利用硬件创新创造了原本不可能存在的业务。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DeepSeek现在占据了新闻头条,但美国公司在成本效益方面一直在取得更为低调的进展。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Keith Weiss提到了Snowflake Inc.(SNOW),该公司表示训练了一个开源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计算的预算不到200万美元。

哪些公司将从这波进展中受益?美银的Sills研究了微软(Microsoft Corp., MSFT)和Salesforce Inc.(CRM)等公司的潜力,这两家公司都提供可代表用户执行任务的AI智能体。Sills说,微软的Copilot Chat给出每次提示的成本为1-30美分,具体金额取决于用户请求的复杂程度,Salesforce去年秋季推出了面向Service Cloud的Agentforce,每次对话收费2美元。

“更低的计算成本可以降低AI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并提高AI产品的利润率。”Sills写道,“更重要的是,智能体应用程序提供商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将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嫁给企业,这可能会推动智能体的采用/普及。”

那么Adobe Inc. (ADBE)会怎样呢?Bernstein分析师Mark Moerdler承认,虽然Adobe的创新竞争对手们也可以从更低的AI训练成本中获益,但Adobe仍然拥有很多优势。与此同时,Adobe将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上提供AI功能,这可能会提振需求并降低成本。

Moerdler还提到了MongoDB Inc. (MDB)和Snowflake,这两家公司从事数据存储和管理业务。他们将受益于推理成本的降低和小型语言模型的普及,这些模型可以让更多企业创建生成式AI应用程序。数据库查询的数量可能会因此上升。

Moerdler在Bernstein的同事Peter Weed重点介绍了一些可能胜出的基础设施软件公司。例如,Okta Inc. (OKTA)开发的软件可以帮助人们访问工作工具。他写道:“智能体化的未来只会增加需要整合在一起的应用程序的数量,以处理AI答案,或者作为采取行动的智能体的一部分参与进来。”

他还提到了ServiceNow Inc. (NOW),该公司参与AI的动机“更具投机性”。Weed写道:“ServiceNow正试图成为一个应用程序平台,你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构建自助和服务智能体支持工具,以提高服务平台的生产率。”虽然该公司目前按席位收费,但也正在探索另一种潜在消费模式。

他写道:“如果这些席位模型的推理成本更低,利润率可能会增加。或者,如果消费模式可以提供更低的价格,那么对AI的采用速度可能会加快。”但Weed对“价格乘以数量的收支平衡”仍有疑问,这指的是新交易量的假设增长将如何抵消客户支付的更低价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港股投资 » WSJ: 随着AI运营成本降低,这七只软件股可能受益